
《如何擁抱一隻刺蝟:戀愛與婚姻中的人格識別、接納與付出》 |
「為什麼你愛的總是你傷害你最深的人?」
本書金句
「人格是一面鏡子,我們選擇的戀人,反映了我們的需求以及內心的恐懼。」
前言
兩個相愛的人,如同兩隻期待靠近卻又害怕傷害的刺蝟,而關係中的摩擦與吸引,其背後的核心推手正是「人格」。本書從心理學角度深入探討了九種典型人格(如自戀型、偏執型、迴避型等),如何影響我們在親密關係中的行為模式、感受,以及對伴侶的選擇。《如何擁抱一隻刺蝟》將複雜的人格特質具象化為九種帶刺的刺蝟形象,生動地解釋了為何我們總是被特定伴侶吸引、為何某些爭吵反覆發生,並提供了實用且科學的建議。它不僅幫助讀者釐清愛情盲點,更能透過愛的濾鏡,遇見更好的自己,實現「親密有間」的關係。

重點摘要
- 人格與戀人選擇的關係:我們選擇的戀人是「自我」這面鏡子的投射,反映了我們的內在需求和潛藏的恐懼。
- 親密關係的本質:兩性關係中的吸引、依戀甚至相互糾纏,皆由雙方的人格在背後起作用。
- 九種刺蝟人格:作者將九種人格類型(如自戀、表演、偏執、迴避、依賴等)比喻為九種帶有不同特質的刺蝟,闡述其在愛情中的表現。
- 理解行為背後的真相:本書分析不同人格類型戀人的愛情藍圖、愛情寫真,以及其行為(如猜忌、黏人)背後缺乏安全感等真實感受。
- 親密有間是必修課:相愛的兩隻刺蝟要靠近,必須修習「親密有間」的功課,學會理解和調整相處方式。
應用行動方案
- 自我人格覺察:閱讀書中九種人格描述,辨識自己在哪種人格光譜上,理解自己在關係中表現出的「刺」及其動機。
- 換位思考伴侶:嘗試用伴侶可能的人格特質(如偏執型需要信任,依賴型需要鼓勵獨立)來解讀其「不合理」行為,從而調整應對方式。
- 設定界限與支持:對於具爭議性的人格類型(如反社會型),遵循書中建議及時止損;對於非極端人格,學習「擁抱現實與真實」來處理自戀型,或「切換場景」來面對表演型。
問題討論
- 人格分類的非絕對性:如何避免對伴侶進行簡單的「對號入座」或標籤化,而造成現有親密關係的傷害?
- 童年創傷的連結:人格的形成深受童年經歷影響,如何將書中的人格認知與個體的童年創傷進行有效連結以達到療癒效果?
- 關係改善的具體步驟:當雙方的人格特質產生激烈衝突(如依賴型遇到控制型)時,除了理解,具體有哪些步驟可以促進雙方的健康成長?
總結
《如何擁抱一隻刺蝟》是一本極佳的親密關係心理學指南。它以生動形象的刺蝟比喻,將抽象的人格心理學知識具體化,幫助我們看清愛情中吸引與衝突的本質。通過理解自己和伴侶的人格,我們得以從行為模式的表象,深入挖掘內在的需求與恐懼。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提醒讀者:好的愛情是療癒師與營養師,它能幫助我們把不愉快的過往放下,並透過健康的依戀性連結,與伴侶共同成長,最終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