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1─「一個人值多少錢,誰是現代奴隸?」:捍衛權利的基本知識》| 閱讀心得學習筆記

Posted by kdchang on 2017-04-29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1─「一個人值多少錢,誰是現代奴隸?」:捍衛權利的基本知識》
作者: 克莉絲汀.舒茲—萊斯
原文作者: Christine Schulz-Reiss
譯者: 陳中芷
繪者: 薇瑞娜・巴浩斯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7/04/29

「我們真的了解人權與民主嗎?」

本書金句

「人權並非理所當然,而是歷史長期抗爭的結果。人性中的殘忍與貪婪,正在你我的身邊上演。學習有原則的使用你的權利,同時捍衛他人的權利。」

前言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 1》是一本專為青少年設計的思辨讀本,卻也極適合所有成年人重新認識人權與民主的根本價值。作者克莉絲汀.舒茲-萊斯以淺顯卻犀利的語言,帶領讀者探問:什麼是人的尊嚴?什麼是公民勇氣?我們又如何在現實中實踐人權?透過真實案例與歷史脈絡,喚醒對當代社會議題的覺察。

重點摘要

  1. 人權並非理所當然,而是歷史長期抗爭的結果。
  2. 民主制度若缺乏反省與監督,也會演變成壓迫的工具。
  3. 仇外與歧視源自恐懼與無知,須從教育與對話根除。
  4. 每項權利皆依附於他人權利,無法孤立存在。
  5. 我們對貧窮、剝削、難民等全球議題無法置身事外。
  6. 市民勇氣與日常選擇(如消費行為)即是實踐人權的起點。
  7. 沒有人可倖免於結構性不正義,沉默即是共犯。

應用行動方案

  1. 每週與孩子進行一場關於「尊嚴與人權」的對話
  2. 選擇公平貿易商品,關注其生產與勞動背景
  3. 當目睹歧視與不公時,學習溫和堅定地出聲反對
  4. 自我檢視消費與網路言論是否間接助長剝削與偏見
  5. 閱讀並推廣《世界人權宣言》,將其內化為行動準則

問題討論

  • 「尊嚴」是否真的平等地存在於每個社會階層?
  • 為何在民主制度下,仍有這麼多壓迫現象發生?
  • 我們是否對自身權利太過熟悉,卻忽略他人的處境?
  • 如果我們對制度的不公習以為常,是否就等同於默許?
  • 我們能否在維護自身權益時,也尊重他人的權利?

總結

本書不僅是德國教育中向下扎根的成果,更是全球每位公民必讀的現代人權手冊。它強調:「民主的核心不在於多數決,而在於少數人權的保障。」閱讀本書,是對「我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的具體回應。當我們對世界有更多理解,也就多了一分責任去改變它。


歡迎分享按讚給予支持和鼓勵!



Related Posts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