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富豪遇上僧侶》 |
「你的快樂,是由自己決定還是交由外在事物決定?」
本書金句
「快樂、滿足、痛苦,都是一種選擇,由你決定!無止盡的渴望,就會有無止盡的苦難。那只會讓人想要得到越來越多,但是當你得到的同時,又會感覺結果不如預期那般的美好。」
前言
這本《當富豪遇上僧侶》取材自一個超級富豪的真實經歷,記錄了他從一個為財富和空虛所困的工作狂,到泰國寺廟尋求放鬆,最終被僧侶的智慧徹底翻轉人生的過程。作者朱利安.赫姆森以心理學家的背景,透過富豪與僧侶的精采對話,深入探討了幸福、財富、成功與生命的意義。這本書不講大道理,卻充滿了生命體悟,提醒讀者真正的快樂與滿足,始終掌握在自己手中。
重點摘要
- 快樂與滿足是內在的決定:真正的快樂和滿足是一種自我選擇的態度,不應依附於外在的財富、他人或環境。
- 無止盡的渴望帶來苦難:持續追求更多的財富只會導致無止盡的苦難,因為得到的結果往往不如預期。
- 成功與失敗一體兩面:每一次的失敗都是另一種勝利,反之亦然。成功本身也代表了一種失敗,因為每件事都有兩個面向,取決於觀點。
- 接受情緒而非壓抑:悲傷是身體對壓力的正常反應,應理解、接受它,而非抗拒,這樣它自然會消散。
- 人生無法被計畫:世事難料,人生不可能被完全計畫好,重要的是活在當下,並相信每個情況都會有所幫助。
應用行動方案
- 每天練習覺察自己的情緒和想法,並問自己:「我對此感到不滿,是外在事物造成的,還是我的心態選擇?」
- 將遇到的「失敗」或「挫折」重新定義為一次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嘗試從中找出積極的面向。
- 當情緒波動時(如憤怒、沮喪),試著去描述它、理解它、接受它,而不是試圖立即擺脫或壓抑它。
- 專注於當下發生的事情,提醒自己不要「預支」未來的煩惱,減少對未知結果的擔憂和恐懼。
問題討論
- 你認為自己是「為錢而活」還是「為生命意義而活」?兩者之間如何取得平衡?
- 在你的生命經驗中,是否有一次失敗最終轉變成勝利的經歷?
- 如何在不確定性高的現代生活中,實踐「人生不可能計畫好」的智慧?
總結
《當富豪遇上僧侶》是一個關於價值觀徹底翻轉的故事。它有力地證明,物質財富並非幸福的終點,而是一種內在心態的選擇。透過富豪和僧侶的對話,讀者被引導去質疑現代社會對成功和快樂的定義,學會接受無常、理解情緒,並以平常心看待生活中的雙重性。本書鼓勵我們放下對外在的掌控與依賴,轉而專注於內心,做自己快樂的決定者,好好活出生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