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 閱讀心得學習筆記

Posted by kdchang on 2024-08-06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作者: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卡洛琳.班克勒, 納維德.莫迪里
原文作者: 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 Caroline Bankler, Navid Modiri
出版社:先覺

你是否曾因執著而痛苦?一句話,或許能讓你找到出口。

本書金句

我可能錯了的智慧:過度執著於應該如何會讓人受困,試著鬆開執念,才能真正放下。

前言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是一部令人動容的生命智慧書寫。作者比約恩原是瑞典炙手可熱的年輕經濟學家,卻毅然放棄成功人生,遠赴泰國森林寺院修行長達十七年,最終面對罹患漸凍症的生命終章。他將這段旅程的思索與體悟,轉化為本書的每一段字句,深切誠懇,令人省思。

重點摘要

  1. 我可能錯了是一句放下執念、打開心門的智慧咒語。
  2. 不要相信自己所有的念頭,那些常常是焦慮與苦痛的根源。
  3. 正面思考不是解方,接納陰影與不完美才是真正的自由。
  4. 喜歡他人原本的樣子,是人際相處最重要的修行。
  5. 應該的念頭令人疲憊,學會鬆開緊握的心,就能放下。
  6. 焦慮是一位嚴厲但誠實的導師,教我們活在當下。
  7. 失去與死亡是生命的必經,唯有覺察當下,才能真正活著。

應用行動方案

  1. 在日常遇到衝突或煩惱時,對自己重複「我可能錯了」三次,卸下執著
  2. 練習覺察每個「應該」念頭,透過手勢(握拳再張開)練習放下
  3. 不再強求正向思考,轉而練習與負面情緒共處
  4. 接納人性的討厭感,練習欣賞他人原本的模樣
  5. 每日靜心觀察念頭,不急於下判斷,培養內在穩定感

問題討論

  • 面對不被喜歡的情境,我們為何如此在意?是否願意練習承擔被討厭的自由?
  • 我們能否真的不相信自己的每個念頭?這是否需要長期的訓練?
  • 正向思考與深層內在覺察的差異是什麼?我們曾混淆過嗎?
  • 面對衰老與死亡,我們準備好坦然接納了嗎?

總結

這是一本不教你怎麼「成功」,而是教你如何「活著」的書。透過「我可能錯了」的提醒,我們學會不被念頭所奴役,找回與自己真誠相處的自由。當我們學會放下執著、擁抱未知,生命將不再是苦難的糾纏,而是靜謐的陪伴與深刻的體悟。


歡迎分享按讚給予支持和鼓勵!



Related Posts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