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己快樂:【沒有放不下的情緒,只有不肯放下的你】理情行為治療之父亞伯‧艾里斯經典著作,影響力超越佛洛伊德的心理學家》| 閱讀心得學習筆記

Posted by kdchang on 2020-04-08


《讓自己快樂:【沒有放不下的情緒,只有不肯放下的你】理情行為治療之父亞伯‧艾里斯經典著作,影響力超越佛洛伊德的心理學家》
作者: 亞伯‧艾里斯
原文作者: Albert Ellis
譯者: 蘇子堯
出版社:大牌出版

「如果你能接受不完美,你就能獲得內心的平和。只有真正的接納了你自己,你才能發自內心去愛、去快樂。」

前言

與焦慮和解,克服不安、完美主義、負面思考、情緒陰影。《世界三大心理治療師亞伯‧艾里斯,歷久彌新的溫暖力》是亞伯·艾里斯博士的經典著作,介紹了他的理情行為治療法(REBT),幫助人們克服焦慮、憂鬱及情緒困擾。艾里斯認為,情緒問題大多來自非理性信念,藉由改變這些信念,人們能擺脫負面情緒,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本書提供了簡單而有效的自助方法,教導如何掌握思維、情感與行為的關聯,並學會如何改變不合理的信念來減少生活中的煩憂。

重點摘要

  1. REBT理論: 理情行為治療(REBT)是一種以情緒想法行為三個層面進行干預的心理治療方法,旨在幫助人們識別和改變負面的非理性信念。

  2. A-B-C-D-E模式: 本書介紹了REBT的A-B-C-D-E模式,通過識別引發情緒的事件(A),認知過程(B),情緒反應(C),挑戰信念(D),以及結果(E),幫助個體改善情緒。

  3. 非理性信念的挑戰: 書中強調改變那些讓人陷入困境的非理性信念,如「我必須完美」或「事情必須按我的預期發展」。

  4. 自我接納: 提倡無條件接納自我和他人,並學會放下過高的自我要求,學習如何應對生活中的不確定性。

  5. 行為改變的力量: 強調通過積極的行動來挑戰和克服情緒困擾,並幫助讀者建立更健康的自我信念。

問題討論

  • 為何我們常陷入「應該」與「必須」的信念?
  • 我們是否願意承認:困擾來自內在的解讀,而非外在事實?
  • 你是否曾嘗試挑戰內心的負面對話?還是一直默默承受它的傷害?

總結

本書提出的 REBT 方法不僅對心理治療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提供了每個人自助的寶貴智慧。透過改變不理性的思維模式,我們能夠有效地減少焦慮、憤怒及不安,過上更快樂、無憂的生活。艾里斯的智慧鼓勵我們接納自己與他人,並學會在面對困難時以理性與勇氣應對。


歡迎分享按讚給予支持和鼓勵!



Related Posts

Comments